[香港全印象]
香港经济繁荣,法制建全,每位公民都在自律地接受着无形的社会准则,如:过马路自觉等候不闯红绿灯;在地铁、超市不高声喧哗;上车、乘坐电梯秩序井然;机动车让横过马路者先行等等(前提是这些场所无需执法者站在身旁时刻提醒),文明程度之高让我们感叹。不仅如此,在我们参观访问过程中,还时刻享受着对方的热情、真诚与涵养,“你好、分享、好的、努力、谢谢”等字眼,在任何一个访问点都高频率的使用。不管是香港教育局的领导、学校的校长、老师,还是门卫、保安,都用近乎一样的微笑、点头欢迎我们的参观与交流。在这样一个快节奏的都市里,他们的全程陪伴、毫无保留的经验介绍、耐心的讲解与解答、语言的温文尔雅,丝毫没有留下快节奏背后的人际冷莫,相反处处充满着“有朋自远方来,不亦乐乎”的浓厚氛围,展现着深厚的内涵修养与气质。没有掩饰、修饰过的教学过程、教学环境的呈现,让我们感受到的是香港教育的严谨与真实。而学校的孩子们白白净净,说话斯斯文文,礼貌大方,面对我们的镜头,给予的总是幸福灿烂的笑脸。这一切的“感官之旅”,让我们真正领略到了什么是彬彬有礼,什么是举止高雅。也让我们深有感慨:真正的文明礼仪不只是中规中矩,按部就班,而是大方得体,能在人与人之间架起沟通的桥梁。
香港文化是在100多年英租界中变迁及根深蒂固,记得在访问香港华人基督教联会真道书院时,丘校长曾说过:“别看今天香港的孩子都是黑头发、黄皮肤,与中国内地孩子没两样,但是,他们从小就深深地浸润在香港百年生成的特有文化中,不可能单纯的用内地教育方法来教香港学生。” 这就是具有香港特色的中西合璧的教育现状,在引用英国等西方师资培训体制中也兼有中国注重师德,以学生为本的师道传统。而在法制化、多元化、社会化、国际化、素质化、均衡化的香港教育特点的带动下,让我们看到了香港教育与内地教育的区别与实效。香港教育考察之旅就在这样丰富多彩教育实例中记录着夺目的一个个令人思索的片段。
[绚彩香港教育]
·多元格局引领特色校园文化
香港的办学方式灵活自由,形式多样。香港学校的分类按办学团体划分有官立学校、津贴学校、直资学校及私立学校,所谓直资是接受政府的“直接资助计划”,政府给予一定的资助,但不同于官立学校和津贴学校的开支全部或大部分由政府提供,而是只补贴一部分,额外费用获准向家长收取,每年学费要数千上万港元不等。直资学校可以自由订立符合基本教育标准的课程、学费和收生准则,不像官立学校和津贴学校完全由政府指导和监管。私立学校,顾名思义,是由私人开办,一切开支由私人负责,自负盈亏,政府没有任何资助。受到的限制比较少,办学更灵活,有更多的资源支持学生发展。
我们访问的第一站香港真道书院属直资学校,它的特点在于重视软件建设与渗透,整个校园不大,但整洁干净,没有一条校风校训挂在校园四周,教室走廊上也没有任何警示、宣传标语,校园内育盈着文化的意蕴和灵动,更多的隐含的是理性,像是折射着“随风潜入夜润物细无声”的理念。第二天,我们观看了他们每天上学前必进行的师生晨会活动,这一过程就浓缩了这所学校特有文化形成的历程。〈晨会剪影---7:40分教师们风风火火地陆续进到会议室,7:45分准时由教务主任、训导主任进行当天工作预告或布置,然后话筒传送到个别需要补充的老师手中,最后由校长进行小结与提醒,8:00准时结束,各自回到办公室进行学生晨会准备。8:10分学生集队从唱歌开始一天的生活,学校音乐老师精心设计,把生活常识、做人道理、理想价值观寓意于歌曲中,学生唱着歌有序的走进教室,接下来有十五分钟由班主任针对本班情况进行教育,开心的开始一天的生活。〉这个微小的片段就涵蕴着真道书院致力于与教师达成共识,寻求宽松学习环境与严格要求的平衡点,让每一个孩子健康成长。另外,丘校长介绍到:“学校目标就是培育每一位孩子能面对国际竞争,这是我们的压力,同时也是我们的责任,为此,重视学校软件建设是培养人才的关键,因为只有名师才能出高徒”。在他的领导下,真道书院拥有一支全港学历最高的教师队伍。全校教师中,有博士7位、硕士26位,比例超过45%,有的曾是大学教授、讲师,其中前教统局总课程发展主任担任学校首席课程行政主任,负责外事接待的行政主任林先生曾供职香港廉政公署社区关系部门十五年。作为一个非牟利性质的直资学校,能汇聚如此众多强手实在是这所学校特色所在。
圣安德肋小学于2004年由于主教香港教区成立,致力于营造一个培育孩子的环境,鼓励愉快而成功的学习。他们的校园文化与真道书院完全不一样,它一楼长廊、柱子、文化展厅等处,都布置有各示各样的双语的人生格言、做人准则、老师寄语、时事政治等宣传栏,点缀着整个校园,五彩斑斓,使学校的每一面都会说话,学校各类功能室布置得美观实用,就连学生食堂出干净、童趣,井井有条,学校有开放式的读书角,就在学校一楼处,供同学们下课自行阅读,不可琳琅满目的书籍在开放式的管理下,没有出现过扔失、损坏现象。孩子们在这样优美的环境下学习真是幸福。
·敬业教师展现自律爱岗风尚
走近香港学校,我特意留心观察教师们的工作状态,虽然,他们进校匆匆忙忙,但是守时有序,在他们的脸上从没看到一丝倦意,大家平静地忙碌着,就算匆匆走过也会微笑着向我们点点头,向我们道声“早晨”。在真道书院的教师晨会、学生晨会歌声中,能感受到老师们对教育的执着追求与快乐付出,感觉到教师职业的荣誉感与责任感。
在香港教育局访谈中我们得知,香港教师收入跟公务员一样,当我们听到高昂数字时,为之唏嘘为一阵,好像找到了难怪老师这么敬业的理由。但是,再深入攀谈及结合丘校长的介绍,我们才真正透过现象看本质,且看:
---香港小学教师学历必须是大学毕业(本科),香港对教师学历与专业提升要求很高。老师们要挤出时间开展教研活动,利用课余时间参与学历进修,自觉提升自身素质。
---香港教师每周课时在30节左右,每位教师任教多个学科,同时还兼有班主任、午餐值日、当值放学等职责。为此,很少见到他们在办公室,就是在办公室里,也总是非常认真地做课前准备,批改作业,不可能听到高声的闲暇谈论。
---香港教师教学任务繁重,工作时间长,从早上7:45分开始直到下午3:00结束正式上班,中间只有一小时吃饭时间,另外,在剩于时间里,还会参加学校教研、各类活动培训等活动及自觉在办公室批改作业、备课等,真正下班时间都会延迟至6点,甚至晚上10点。
---香港教师注重形象,不能兼“有偿家教”,违规会导致被解聘。另外,教师不能穿牛仔裤、无袖衫上班,注重衣着与身份的协调。
从以上几点可以看出香港教师以生为本,以全人教育为目的,追求卓越服务,工作自觉主动,尽职尽责,学校没有任何加班与节日津贴,而香港消费很高,相对这个指标,香港老师们的生活质量是很低的,但并没有影响香港教师的敬业态度。香港虽然没有像内地的师德师风专项教育及制度,但是却具有良好的职业操守、平和的心态、知足长乐,这样自觉自律高素质的教师团队成长之路,是非常值得内地教育界去思考。
·轻松课堂彰显“以人为本”理念
在真道书院,我聆听了“小数学:三位数除法”、“小二品德课”,这两节都是用粤语教学,虽然听得不是非常明白,但是这两节课教师设计的课堂结构十分清晰,且一环紧扣一环,在数学课上整节课教师只使用先进的教学手段,就用课件且学生可以直接在课件上做答,这一先进技术的使用着实让我们感叹了一番。教师语言平和,学生语言出非常斯文,思路清晰。教师有机渗透新知,运用另外一种独特的思维方式带领学生思考及发展求异思维,通过演算,判断分析、反思归纳主动感悟算理、算法。在拓展训练题型课件的设计上也彰现教师的高超教艺。学生积极参与活动,课堂平实自然。
品德课中,教师在与学生交流行为习惯养成时,非常善于把知识来源生活、又还原于生活,及时把捕捉到的信息引入新知,如:当她与孩子们谈到不爱干净就会生病、没有朋友时,她很生动的把自己编成一个故事主人公,分别告诉小朋友两件事,一件是刚才她刚上完厕所没洗手哟,现在给小朋发糖;另一件则是假装挖鼻子,然后想跟小朋友们握握手。同学们都在嘘她,达到了与老师鸣的效果,起到了学以致用的效果,回到生活中。整节课,老师语言生动、幽默、自然,让我感受到了师生和谐、轻松的课堂,感受到了学生参与与领悟的过程。
从课堂教学观摩中,我们可以感受到香港特殊的历史使香港教育中西交融,灵活自由。教育关注学生发展的需要与个体差异。“以生为本”的理论深入,通过各种有效手段(包括教师肢体语言、教具和学具等细节)增强课堂的趣味性,倡导学生快乐、愉悦地学习。香港教师在教学时尊重学生,提倡师生互动,注意培养学生的想象力,善于在课堂上组织各种交际性的活动,提供学生更多自我发展空间。香港学生文明规矩,综合素养高,团队合作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