立会为公 参政为民
——为建设二十一世纪高素质参政党地方组织而努力奋斗
一、中国民主促进会历史概况简述
中国民主促进会是以从事教育文化出版工作的高中级知识分子为主的、具有政治联盟性质的、致力于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政党,是同我国执政党中国共产党通力合作的一个参政党,是中国爱国统一战线的组成部份,简称民进。
民进的主要创始人马叙伦、王绍鏊、周建人、许广平、林汉达、徐伯昕、赵朴初、雷洁琼、郑振铎、柯灵等,大多是在抗日战争时期留居上海的文化教育界进步知识分子。他们在敌伪的统治下,与中国共产党人一起,坚持抗日救亡斗争;抗战胜利后,又积极投入反对内战、争取和平,反对独裁、争取民主的爱国民主运动。根据当时斗争的需要,经过充分协商,他们决定成立一个以“发扬民主精神,推进中国民主政治之实现”为宗旨的政治组织,定名为中国民主促进会,1945年12月30日在上海正式宣告成立。
民进成立后,发表了《对于时局的宣言》等一系列重要文件,提出了立即结束一党专政,还政于民,立即停止内战,保障人民自由权利等政治主张。在中共地下党的领导、组织和发动下,为了扩大和平民主力量,民进联络和团结了上海68个主要群众团体组织,组成了上海人民团体联合会,并参与发起组织在上海北火车站举行的、有10万群众参加的反内战大会。
1946年6月23日上海人民举行了和平请愿运动,民进领导人马叙伦、雷洁琼参加了赴南京请愿的和平代表团,马叙伦(他当时是国立北京大学教授,上海人民团体联合会常务理事)为代表团团长。所有代表都表示要坚决去南京,代表上海人民反对内战,要求和平。和平请愿代表团离开上海去南京,上海人民组织了大规模的欢送会,许广平、叶圣陶、田汉、周建人、王绍鏊、吴晗、陶行知、沙千里、林汉达等社会知名人士也到车站送行。“上海人民和平请愿团”的代表登上火车后,代表们就受到携带武器的特务和“路警”的监视和阻挠,经过反复说理斗争,火车延迟了一个多小时才得以出站。车到镇江后,又有一批伪装“苏北难民代表”的特务上车,对代表无理纠缠,使火车耽搁了约两小时。当火车到达南京下关时,又有一批自称“苏北难民代表”的人纠缠代表团成员。警宪人员视而不见,听任“难民”围攻请愿代表。到了午夜时分,候车室外突然有人连声喊打,“难民”从门窗一拥而入,对室内人员大打出手,一时间,候车室内,汽水瓶、痰盂、木棒横飞,请愿代表及有关人员不分男女老弱均遭殴打,暴行持续了十几分钟后,一批宪兵才出来驱散“难民”。当受伤人员被送到医院时,已是24日凌晨两点,马叙伦、雷洁琼在这次暴行中被国民党特务暴徒围攻殴打,身负重伤。消息传到梅园新村,周恩来、董必武、滕代远、邓颖超、齐燕铭以及郭沫若等立即赶到医院,看望受伤代表,向马叙伦等表示亲切慰问。这就是震惊中外的六·二三下关事件的大致经过。
“六·二三”下关事件具有重大的历史意义,它撕下了蒋介石的伪装,教育了广大人民群众,更增加了民进领导人和广大会员的斗志和反对蒋介石黑暗统治的决心。民进也在斗争中经受了考验,日趋成熟更加强大了。“六·二三”后,民进自觉地接受党的领导。
“六·二三”和平请愿运动,是在中国共产党领导下,由共产党和民主党派,党的公开工作和秘密工作、上层统战工作和基层群众工作紧密配合协同作战的典型范例,它是解放战争时期,华东地区第一次大规模的群众运动。马叙伦在去南京之前,就强调这次行动“手段就是目的”,即通过广大群众推派代表晋京和平请愿的方式,达到发动群众奋起制止内战的目的。国民党当局制造的下关惨案,非但没有唬住人民的革命行动,相反,进一步激起了人民更大的愤怒,人民真正动员起来了,这次运动深刻地教育了人民,充分揭露了国民党假和平,真内战的面目,为三年解放战争时期,开展反内战,要和平;反独裁,要民主;反卖国,要独立的群众运动打下了基础,影响非常深远,从这个意义上讲,代表们晋京请愿的目的已经达到。6月29日,马叙伦等乘飞机胜利返回上海。
中国民主促进会坚决拥护和响应中国共产党在1948年5月1日发出的各民主党派、各人民团体及社会贤达,迅速召开政治协商会议,成立民主联合政府的号召。进入1948年,中国国内的形势发生了巨大变化,中国共产党领导的人民解放军和解放区在军事、政治、经济等多方面都取得迅速发展,为了进一步孤立蒋介石反动集团,团结一切人民革命力量,将革命进行到底,中国共产党于1948年4月30日发布了具有重要历史意义的《纪念“五一”劳动节号召》(即“五一”号召)共23条。其中第五条提出“各民主党派、各人民团体、各社会贤达迅速召开政治协商会议,讨论并实现召集人民代表大会,成立联合政府。”
“五一号召”,是中国共产党在中国革命的关键时刻,向全国人民提出的彻底摧毁国民党反动政权,夺取新民主主义革命胜利,建立真正民主的联合政府新政权的行动纲领。民进在斗争的实践中已经深刻认识到,中国共产党是真正代表人民根本利益的,是为人民的利益而奋斗的政党,只有紧跟共产党,中国才能实现真正的民主和平,人民才能真正自强幸福,我们为之奋斗的目标才能真正达到。因此,“五一号召”一发表,民进立即表示坚决支持和热烈拥护。
5月5日,马叙伦、王绍鏊和其他民主党派、各人民团体的领导人及无党派代表人士在香港联合致电中国共产党主席毛泽东并转解放区全体同胞,积极响应“五一”号召,称赞这是“适合人民时势之要求,尤符同人等之本旨”,表示要和共产党一起“共同策进,完成大业。”同日他们还通电国内各报馆,各团体并转全国同胞,指出共产党的“五一”号召事关国家民族前途,至为重要,呼吁全国人民响应这一号召,迅速集中意志,研讨办法,以期根绝反对派,实现民主。
同时,民进在香港还单独发表《响应中共“五一”号召宣言》。这一宣言,是民进重要的历史性文件。它首次公开庄严宣布民进要团结在中国共产党的周围,接受中国共产党的领导,参加共产党领导的爱国民主统一战线,为彻底反对帝国主义,封建主义,官僚资本主义而奋斗。这是民进在中国“光明与黑暗、生存与死亡,中国没有任何第三种路径可循”的斗争实践中做出的唯一正确的历史选择,它标志了民进在中国革命过程中的一个质的变化。
1948年10月至12月,民进主要领导人先后由上海及香港转入解放区,参加了新政协的各项筹备工作。1949年9月,民进代表出席了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第一届全体会议,参与制订了《共同纲领》,为新中国的诞生做出了自己的贡献。
建国后,民进以《共同纲领》和全国政协《章程》的总纲为纲领,以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为一切活动的根本准则,制定了接受中国共产党领导,为社会主义服务的政治路线。民进领导人和不少会员担任了中央和地方人民政府的重要职务。马叙伦、许广平和赵朴初、陈巳生等当选为政协第一届全国委员会委员,马叙伦并为常务委员会委员、中央人民政府委员会委员并任文化教育委员会副主任、教育部部长;王绍鏊任财政部副部长;许广平任政务院副秘书长,周建人任出版总署副署长,民进各级组织带领全体会员,在积极参加国家政治生活,为巩固人民民主专政,恢复国民经济,发展文教事业等方面做了许多工作。
进入社会主义建设新时期以来,民进决定把工作重点转移到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上来,继续贯彻中国共产党与各民主党派“长期共存,互相监督,肝胆相照,荣辱与共”的方针,致力于坚持和完善中国共产党领导的多党合作和政治协商制度,积极参加国家政权,参与国家大政方针和国家领导人选的协商,参与国家事务的管理,参与国家方针、政策、法律、法规的制定执行。民进积极对国家经济建设,教育和文化出版的改革和国家政治生活中的一些重要问题提出建议;协助中共和政府贯彻落实知识分子等方面的政策,维护人民教师的利益和尊严;面向社会开辟为四化服务的新领域,举办业余学校,专业讲座,组织专家学者和教育工作者到各地讲学,以智力支援边疆和少数民族地区建设,为社会主义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建设做出自己的贡献。
1997年12月,中国民主促进会举行第八次全国代表大会,大会通过了新章程,总结了民进“三个坚持”的优良传统,即坚持接受中国共产党的领导,坚持爱国、民主、团结、求实,坚持立会为公,规定了在社会主义初级阶段民进的政治纲领是在邓小平理论的指引下,高举爱国主义和社会主义旗帜,坚定不移地贯彻执行“以经济建设为中心,坚持四项基本原则,坚持改革开放”的基本路线,为把我国建设成为富强民主文明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而奋斗。确定了本会的基本任务是要努力为巩固和发展爱国统一战线,扩大社会主义民主,健全社会主义法制,维护安定团结的政治局面,维护国家的长治久安和中华民族的大团结,积极参加社会主义物质和精神文明建设,努力促进“一国两制”方针的实施,实现祖国统一大业,拥护和支持我国独立自主的和平外交政策,贯彻科教兴国的战略和可持续发展战略,贯彻百花齐放,百家争鸣的方针,尊重知识,尊重人才,充分发挥会员和所联系的知识分子的积极性的创造性。
目前,民进在全国29个省、自治区、直辖市建立了地方组织,有市级组织303个,基层组织5678个,会员8.4万余人,平均年龄49.9岁。其中教育界占72%,文化艺术界占6.6%,新闻出版界占2.1%其余为科技界、医卫界、经济界、法律界等。会员中担任全国人大代表的有54人,担任全国政协委员的有76人,担任省及市县人大代表的有1533人,担任省及市县政协委员的有7534人。民进会员在中央和地方政府及司法机关担任政府实职工作的有320人。
民进中央历届主席有马叙伦、周建人、叶圣陶、雷洁琼。现任(十一届中央委员会)民进中央名誉主席是雷洁琼,主席是许嘉璐。
民进中央主办有面向国内外发行的月刊《民主》,设有开明出版社和开明音像出版社。
二、广西民进情况简介
中国民主促进会广西壮族自治区委员会,(简称民进广西区委会),是中国民主促进会(简称民进中央)领导的省一级地方组织。区委会机关设有组织部、宣传部、议政调研部(研究室),社会服务部和办公室等职能部门。至2004年,有地级市组织7个,县级组织1个,贺州、钦州、防城港将在很近的时间内建立筹委会和市委会,基层组织209个,百色、河池、来宾、崇左今年将建立基层组织,会员2512人。会员中有全国人大代表2人,自治区人大代表8人,市县级人大代表28人;全国政协委员2人,自治区政协委员36人,市县级政协委员70人;自治区特邀监察员、检查员3人;在自治区各级政府及司法机关担任副处以上实职工作的民进会员有9人。
1949年11月,民进港九分会会员,著名作家胡明树,在南宁联系了一些文教界无党派爱国人士。1951年春,民进广州分会与中共广西省委统战部取得联系。同年8月11日,民进三届三中全会通过的《关于建立新分会组织的决议》,把南宁列入了发展范围。1952年1月29日,民进南宁小组宣布成立。胡明树任组长。同年6月25日,接受中共广西省统战部建议,改称为民进广西小组。1953年5月31日,民进广西省委会筹备委员会成立。杨东莼(原为广西大学教授,后调任民进中央秘书长)任主任委员,当时会员有33人。
1953年至1956年间,先后在桂林、南宁、柳州、梧州、玉林、贵县、容县、桂平、贺县等成立地方和基层组织。
1958年10月16日,召开民进广西第一次代表大会,选举产生中国民主促进会广西壮族自治区第一届委员会。当时有基层组织41个,会员517人,张景宁(广西大学教授)任主任委员。民进广西区委会成立后,坚持和发扬“爱国、民主、团结、求实”的优良传统,积极带领会员投身社会主义革命和建设事业,经历了国内历次重大运动的考验,在困难和曲折中做了大量工作。
1966年至1976“文化大革命”的11年间,民进全区组织被迫中断工作。在中共广西区委的直接帮助下,1977年11月3日成立广西区委会临时领导小组,张景宁任组长。当时有会员308人。此后,会务工作逐渐恢复,日趋正常。
1980年2月5日至9日,召开民进广西区第三次代表大会,选举产生第三届区委会。张景宁任主任委员。当时有基层组织64个,会员319人。在中共十一届三中全会路线、方针的指导下,民进广西区委会大力加强自身建设。积极参政议政,为国家和广西大政方针的制定和实施出谋献策;开展多种社会调查;组织社会力量办学,定点支郊支边,扶贫救灾。积极开创会务工作新局面。
自1989年以来会员中各级人大代表提交的议案214件,政协委员提交的提案1391件。1998年7月成立议政调研部,2000年11月成立议政工作委员会。加强了议政调研工作,提高了参政议政水平。至2001年,共完成专题调研292项,并形成集体提案提交自治区政协各次大会,其中有4次被评为“优秀提案”。1999年被民进中央评为“议政调研全国先进单位”。
1980年至2001年,全自治区民进各级组织支郊支边讲学292次,支边办班74期,派出人员10101人次,接受培训的学员50170名,曾主办各类学校14所,毕业和结业学员41125人。后仍续办民办学校10所,在校生2620人。
民进广西区委会历届主委有杨东莼、张景宁、贺祥麟;现任民进区委会主委是俞曙霞,副主委有:彭庆山、陆瑞华、陆煜泰、曾凡平、黄文宪。
三、柳州民进历史概述
1956年,民进广西省筹备委员会为适应形势发展的需要,在柳州发展了新会员五人,他们是黄衍斌、唐永墀、周汉书、郑贤、张济生,并于1956年9月10日在柳州高中内成立了广西省筹委直属柳州小组。黄衍斌担任组长,周汉书负责组织,张济生负责宣传,在我市中小学和文艺界开展了民进会史和会章的宣传工作。是年12月,民进会员发展到9人,经省筹委会同意,于是年12月5日在柳州高中内成立了省筹委直属支部。支部主任黄衍斌、副主任唐永墀。
1957年6月2日,民进柳州市筹委会在柳州高中礼堂成立。时有会员68人,支部(小组)12个。成立大会选举了市筹备委员会委员7人,黄衍斌任主任委员,唐永墀任副主任委员。1957年下半年反右运动开始后,组织发展工作停止。从1957到1966年柳州民进组织经历了两届委员会。民进柳州市第一次会员大会于1958年9月21日在市政协礼堂召开,选举产生了第一届委员会,唐永墀任主任委员,吴程远为专职委员;1961年12月9日,民进柳州市第二次会员代表大会召开,唐永墀为主任委员,余绍华(中共)、吴程远为副主任委员,当时有会员55人,支部6个,“文化大革命”开始后,民进柳州市委会的活动全部停止。1979年2月成立了以吴程远为组长,覃蔡玉、温燕冰为副组长的临时领导小组,有组织、有计划地开展恢复组织活动的工作。
1980年5月14日,民进柳州市第三次会员代表大会在政协会议室召开,大会选举产生了第三届委员会,黄衍斌任主任委员、余绍华、吴程远、覃蔡玉任副主任委员。市委会设组织、宣传、秘书三个处,并恢复发展会员工作。1985年4月25日,民进柳州市第四届委员会通过选举产生,主任委员黄衍斌,副主任委员吴程远、覃蔡玉,时有会员203人,支部22个。1988年5月17日,民进柳州市第五届委员会通过选举产生,黄衍斌任主任委员、吴程远、朱庄蓉、刘现琨(中共)任副主任委员,1989年7月,吴程远奉调民进区委会任秘书长、副主委。1991年11月25日,民进柳州市第六届委员会通过选举产生,黄衍斌为名誉主任,朱庄蓉任主任委员、刘现琨、林焕新、于子静任副主任委员。时有会员316人,支部36个,总支1个。1995年7月,朱庄蓉请求辞去主委职务,民进区委会和中共柳州市委协商,决定副主委林焕新任代理主任委员,主持市委会全面工作。朱庄蓉任民进市委会调研员。
1997年1月13日—14日,民进柳州市第七次会员代表大会召开。大会选举产生第七届委员会委员25人。第七届一次全体委员会选举产生第七届常务委员会,委员9人。主任委员林焕新;副主任委员刘现琨,于子静、杨静华;秘书长杨静华(兼);常委:林焕新、于子静、方家直、朱吟华、刘现琨、杨静华、金彦华、郭雁萍、潘小恺。
2000年4月11日至12日民进柳州市第八次代表大会胜利召开,会议选举产生民进柳州市第八届委员会:主委:林焕新;副主委:于子静、杨静华;秘书长:杨静华(兼);常委:林焕新 、于子静、杨静华、韦仁昭、亓丰源、龙双喜、朱吟华、郭雁萍、潘小恺。目前,市委会共有专职干部8人:主委林焕新,秘书长刘文光,办公室主任詹文超,办公室副主任覃雄,办公室干部曾熙(女)、肖郭婷(女),组织科科长龙丹(女),宣传科科员冯珊(女)。
截至2004年12月止,有会员402人,其中,男会员224人,女会员178人,退休会员175人;会员从事文教工作的有282人,从事新闻出版、科技、经济、金融、农林等其他工作的有120人;全市有总支1个,支部30个。会员中有高级职称的130人,中级职称的203人。中高级职称会员占会员总数的82.6%,会员平均年龄57.2岁,会员中有市级人大代表3人,城区、郊县人大代表2人;自治区政协委员2人,市级政协委员17人(其中副主席1人,常委4人),城区政协委员10人;担任政府部门实职工作的有2人。组织的发展壮大,奠定了民进为社会主义服务的组织基础。
多年来,我会发挥优势,面向社会,拓宽服务,举办了各类专题讲座。为了扶贫助困,支边支郊,派出经验丰富,热心教学的会员至山区讲学培训。为宣传统战理论和活跃柳州市文化生活,我会开展了丰富多彩的文化艺术和文学创作活动。市委会还响应中共中央关于“广开学路,多方办学”的号召,积极开展办学活动。从1993年至1995年,市委会主办了学校两所:即柳州民进学校及柳州市成人中专(开设有美术装潢等专业);面授函授站一个、智力开发团一个;共办各种专业培训班186个,开设经济、法律、会计、美术装潢、警卫保安等11个专业,招收学员6793人,结业人数4975人,获得经济、法律大专文凭574人,中专文凭146人。从2000年至2003年市委会组织队伍到金秀县忠良乡中学开展智力扶贫工作。金秀县是国家级贫困县,忠良乡是原柳州地区的少数民族特困乡。为了做好教育扶贫工作,市委会邀请有丰富教学经验的优秀教师到忠良中学上了语文、数学、英语示范课,发动机关干部、会员以及社会多方力量为特困生捐款一万多元,先后捐赠了多批教学、生活用品、学习用具,总价值近四万元。我会用实际行动支持了瑶族地区的教育事业,表达了对少数民族贫困地区学子的一片爱心和浓浓深情;促进了忠良中学教育质量的提高,使该校风、教风、学风都跃上了一个新台阶。支教扶贫活动得到了金秀县及忠良乡各级领导和群众的好评,金秀县政协和忠良乡党委、政府专门致信表示感谢,忠良中学满怀感激地把书写着“教育扶贫,功德千秋”的锦旗赠送给市委会。2004年,市委会与市慈善会联系,援助3万元帮助融水县怀宝中学的贫困家庭学生完成学业。此外,我会还到郊区石碑坪中学开展支教活动,捐款扶助贫困家庭学生,组织教师到该校上示范课,传授教学经验。
我会会员和机关干部还积极参加“三下乡”、“尊师重教”等一系列社会服务活动,为贫困群众捐款捐物、送医送药;送书、送电影下乡。积极为群众办了实事,做了好事,促进了农村文化、教育事业的发展,为此我会荣获市妇联授予的“亿万爱心献春蕾活动”先进集体的光荣称号。
推动会务工作,市委会自1981年起恢复出版发行《柳州民进》,至2003年共出版62期,开始为油印,从1991年起改为铅印,从2000年起由十六开改版扩容为四开四版,这其中倾注了市委会领导和编辑人员、广大会员重视自己会刊的热情。2004年初,根据上级有关的文件精神已暂时停刊。
市委会积极履行参政党地方组织政治协商、民主监督、参政议政的职能,95年以来,我会广大会员在市委会领导的带领下,紧密围绕社会主义物质文明、政治文明和精神文明建设以及我市经济社会发展的重大问题、人民群众普遍关注的热点、难点问题,提出了不少有建设性、高质量提案,得到市委、市政府的重视和采纳。据不完全统计,从95年至今,这样有份量的提案共100多件,其中95年撰写的《关于制订养犬管理法规》、《关于禁止在公共场所吸烟》、《关于优化家庭教育,提高家长素质》等提案得到采纳并实施。96年陈德凤委员提出的《加强电子游戏室的管理》一案被选定为市政协八届二次会议现场办案典型提案;市委会组织会员中的各级人大代表、政协委员视察柳江河水水质,撰写《柳江河水受污染情形严重,污水处理厂兴建刻不容缓》的集体提案,受到中共柳州市委、市政府的重视。之后,政府有关部门投资兴建了龙泉山污水处理厂,目前已正式投产使用。2001年市委会撰写的《在新建企业中尽快建立党团和工会组织,维护职工的合法权利》提案被列为自治区政协八届四次会议第463号提案。市委会的《关于加快柳州市实施“学生饮用奶”计划的建议》提案,得到市政府和市教委的重视,使小学低年级学生喝到营养丰富、美味可口的“学生奶”,在市政协九届三次会议上被评为优秀提案。2002年,市委会提案《关于实施公共厕所免费开放的建议》,作为市政协和各民主党派联合调研课题,得到市政府的重视。林焕新主委撰写的《党委政府要积极帮助民主党派开展调研工作》被评为优秀提案,2002年他被评为自治区政协八届三次会议以来提案先进个人。市委会《关于在农村重新建立放映队》提案得到市辖区五县政府的采纳。2003年于子静副主委、邓庭宣委员代表市委会联合撰写的《关于恢复和发展农村职业学校教育的建议》一文被区委会采纳,作为团体提案在自治区政协九届二次会议上提交。
在我国进入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加快推进社会主义现代化的新的发展阶段,我会作为参政党地方组织,肩负着与共产党地方组织共同致力于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新的光荣使命。为了在新的历史条件下切实加强自身建设,全面提高我市会员的思想政治素质,市委会充分认识开展政治交接教育实践活动的必要性和重要性,有组织、有计划、有目的,力争切实有效地在我市广大会员中系统地开展以“做老一辈优良传统和高尚风范的传承者,做巩固和发展政治交接成果的实践者”为主题的政治交接教育实践活动。开展这项活动,对于在新的历史条件下,把我会建设成为始终坚持进步性与广泛性,坚持正确的前进方向、与中国共产党长期亲密合作、能够经受住各种困难和风险考验的,适应新形势、新任务要求的参政党组织,具有重要而深远的意义。
江泽民同志曾经明确指出“政治交接的核心,是把民主党派、工商联老一辈在长期革命和建设实践中形成的优良传统和高尚风范一代一代传下去”。我会老一辈领导人黄衍斌老主委就是与中国共产党亲密合作、风雨同舟、肝胆相照的历史典范。他的高尚风范和优良品质永远值得民进会员学习和景仰。黄衍斌主委(1914.9-2003.11),汉族,广西梧州人,毕业于广西大学。毕业后担任广西地方建设干部学校小组指导员,1944年担任宜山县宜北中学校长。1945年到桂林筹办广西省立职业学校(桂林高级工业学校的前身),1949年任柳庆师范教导主任。1949年11月柳州解放初期,参加临时治安委员会并出任文教组组长。1950年2月,柳庆师范与柳高合并,黄衍斌同志担任柳高教导主任,1956年12月省筹委直属柳州支部在柳州高中成立,黄衍斌同志担任支部主任,是柳州民进创始人之一。在1957年反右运动中,他虽受到不公正的对待,但仍坚信中国共产党,无怨无悔地做好本职工作。1979年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以后,黄衍斌同志得到平反,恢复职务,调往柳州市九中任副校长。从1980年至1992年黄衍斌主委历任柳州市政协第六届副主席、区政协第五届委员、市第七届人大常委、民进柳州市委会第三、四、五届主任委员和第六、七届名誉主委等职务,退休后还担任市老年科学协会会长。黄衍斌主委在我市教育界和民主党派中享有很高的声誉和威望,为我市爱国统一战线事业和教育事业的发展作出了积极的贡献。
吴程远同志,汉族,广西融安人,1931年11月10日生。1957年3月加入中国民主促进会,1957年11月担任民进柳州市筹委会整风领导小组副组长,1958年9月在民进柳州市第一次会员大会上当选为第一届委员会专职委员兼秘书处主任,1961年12月在民进柳州市第二次会员代表大会上当选为第二届委员会副主任委员,此后一直担任第三、四、五届市委会副主任委员。1989年7月,吴程远同志奉调到民进广西区委会任代秘书长、秘书长、副主任委员。2002年2月退休。
在1981年9月以前,市委会的专职干部只有吴程远同志一人,但他不畏艰辛、不辞劳苦,在中共柳州市委的领导下,克服时间紧、涉及面广、历史跨度大等诸多困难,协助市委做好拨乱反正、平反冤假错案、落实政策等工作,维护会员的合法权益。他有组织、有计划地做好恢复和发展民进组织工作,他积极参政议政,敢于民主监督,揭发不正之风,得到广大会员的称赞和好评。他关心我会的思想建设、组织建设和扶贫支教等社会服务工作,为加强我会的自身建设,履行参政党职能,为扩大民进的影响做出了贡献。
四十多年来,吴程远同志一直担任市委会和区委会的领导职务。他为人谦虚谨慎、礼貌待人、关心同志、作风朴实的优良作风在民进会员中有口皆碑,他热爱党、热爱祖国,他把一生献给中国共产党领导的多党合作事业,是我们尊敬和爱戴的老领导,是我们学习的楷模。
柳州市民进组织自1956年成立起,迄今已近50载,几十年来,在中共柳州市委和民进广西区委会的领导下,贯彻中国共产党与民主党派“长期共存,互相监督、肝胆相照、荣辱与共”的方针,继承和发扬了民进爱国、民主、团结、求实的优良传统,参加了柳州市的社会主义革命和建设工作。特别是中共十一届三中全会以来,我会贯彻执行“以经济建设为中心,坚持四项基本原则,坚持改革开放”的基本路线,把民进的工作重点转到为社会主义经济建设服务的轨道上来,努力加强参政党地方组织的自身建设,积极参政议政,开拓为社会主义服务的新领域,为柳州市社会主义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都做出了应有的贡献。原自治区政协副主席、民进广西区委会主委贺祥麟同志高度称赞柳州民进是我区各地民进组织中最优秀的地方组织之一。之所以取得如此突出的成绩,与自黄衍斌、唐永墀、吴程远同志以及历届领导班子的勤恳工作密不可分,更与民进柳州市委会全体成员和广大会员的共同努力分不开,让我们发扬民进的优良传统,继承老一辈领导人的高尚风范,为祖国的繁荣和龙城的腾飞而努力奋斗。
民进柳州市委员会
2005年6月
附表一:
民进会员中担任历届区政协委员名单
届 别 |
时间 |
姓名 |
职务 |
一 |
1959 |
肖甘牛、唐永墀 |
委员 |
二 |
1963 |
肖甘牛、唐永墀 |
委员 |
四 |
1979 |
肖甘牛、吴程远、黄艺君、 黄衍斌(1981年增补) |
委员 |
五 |
1983 |
吴程远、陆国灿、梁卿云(女)、黄衍斌 |
委员 |
六 |
1988 |
吴程远 |
常委 |
刘凤英(女)、奉德仁、 潘百如(女) |
委员 | ||
七 |
1993 |
吴程远 |
常委 |
刘倩萍(女)、朱庄蓉(女)、 杨静华(女) |
委员 | ||
八 |
1998 |
林焕新、常娥 |
委员 |
九 |
2003 |
林焕新、邓庭宣 |
委员 |
附表二:
会员中担任历届区人大代表名单
届别 |
时间 |
姓名 |
职务 |
九 |
1998 |
杨静华、亓丰源 |
代表 |
附表三:
会员中被选为历届市人大代表名单
(以姓氏笔划或职务为序)
届别 |
时间 |
姓名 |
职务 |
四 |
1961 |
吴程远、唐永墀 |
代表 |
五 |
1963 |
李汉雄(女)、吴程远 |
代表 |
七 |
1980 |
吴程远、黄衍斌 |
常委 |
覃蔡玉 |
代表 | ||
八 |
1985 |
吴程远 |
常委 |
刘凤英(女)、刘现琨、奉德仁、黄衍斌 |
代表 | ||
九 |
1990 |
刘现琨 |
常委 |
林敏、蒋泉(女)、粟天歌(女) |
代表 | ||
十 |
1995 |
刘现琨 |
常委 |
林焕新(1997年增补) |
代表 | ||
十一 |
2000 |
龙丹、吴铭、王朝佳 |
代表 |
附表四:
会员中当选为历届城区人大代表名单
区域 |
届 别 |
时 间 |
姓 名 |
职务 |
柳北 |
三 |
1980 |
黄衍斌 |
代表 |
鱼峰 |
三 |
1980 |
覃蔡玉 |
人大副主任 |
城中 |
四 |
1984 |
谭飞鹏、黄前奋 |
代表 |
鱼峰 |
四 |
1984 |
覃蔡玉 |
人大常委会副主任 |
奉德仁 |
代表 | |||
鱼峰 |
六 |
1990 |
向光心 |
常委 |
鱼峰 |
九 |
2002 |
杨静华 |
代表 |
城中 |
九 |
2002 |
郭雁萍 |
代表 |
附表五:
会员中担任历届市政协委员名单
届别 |
时 间 |
姓 名 |
职务 |
三 |
1961 |
唐永墀 |
常委 |
邓素珍(女)、李汉雄(女)余绍华、吴程远、赵翠琼(女) |
委员 | ||
四 |
1963 |
余绍华、唐永墀 |
常委 |
邓素珍(女)、李宝玉、肖甘牛、吴程远、林秀发、梁卿云(女)、黄艺君(女)、覃蔡玉、温燕冰(女)、赵翠琼(女) |
委员 | ||
五 |
1980 |
余绍华 |
常委 |
吴程远 邓玉琴(女)、邓素珍(女)、李智、李树仁、肖甘牛、陆国灿、梁卿云(女)、高魁勋、黄艺君(女)、黄洛茜、黄衍斌、温燕冰(女)、阚维恂、赵翠琼(女) |
常委、副秘书长 | ||
委员 | |||
六 |
1985 |
黄衍斌 |
副主席 |
向光心、李树仁、陈忠初、吴程远、梁日明、黄立基、盘福明、覃蔡玉、温燕冰(女)、阚维恂、潘百如(女)、朱庄蓉(女)、蒋巧仙 |
委员 | ||
七 |
1990 |
朱庄蓉 |
常委、副秘书长 |
林焕新 |
常委 | ||
于子静、方家直、关继宗、李扬成、陈一鸣、张洁华(女)、陈忠初、金彦华、郭雁萍(女)、蒋巧仙、管平、彭时阳、盘福明、谢朴生、潘小恺 |
委员 | ||
八 |
1995 |
林焕新 |
常委、副秘书长、副主席(1999.1增补) |
关继宗 |
常委 | ||
于子静、方家直、李扬成、陈德凤(女) 张德龙、郑荣芳、杨静华(女)、梁文意、蒋泉(女) |
委员 | ||
九 |
2000 |
林焕新 |
政协副主席 |
于子静、曾和平、 亓丰源、郭雁萍(女)、 |
常委 | ||
容湛、冯年养、李扬成、 刘红南(女)、舒友高、 郑荣芳、杨静华(女)、 韦仁昭(女) 刘德权、高虹(女)、 蒋泉(女)、岳黎莉(女) |
委员 |
附表六:
会员中担任历届城区政协委员名单
区 域 |
届别 |
时间 |
姓 名 |
职 务 |
城中 |
一 |
1984 |
黄国仁 |
常委 |
刘德麟 |
委员 | |||
鱼峰 |
一 |
1984 |
陈恩本 |
文史委副主任 |
谢朴生、蒙运贵 奉德仁、邵赐宗 |
委员 | |||
柳南 |
一 |
1984 |
韦富彬 |
常委 |
周致华 |
委员 | |||
柳北 |
一 |
1984 |
叶钧华、肖声和、 董光熙 |
委员 |
城中 |
二 |
1987 |
刘德麟 邹懿(女)、郭雁萍(女)、谭飞鹏 |
常委 委员 |
鱼峰 |
二 |
1987 |
奉德仁 |
常委 |
陈恩本 韦卓元、蒙运贵、盘福明 |
文史委副主任 委员 | |||
柳南 |
二 |
1987 |
董进凯 |
常委 |
马西屏 |
委员 | |||
柳北 |
二 |
1987 |
肖声和 |
常委 |
叶钧华、朱吟华、董光熙 |
委员 | |||
郊区 |
二 |
1987 |
陈开日 |
委员 |
城中 |
三 |
1990 |
郭雁萍(女) |
副主席 |
刘德麟、王光全 |
常委 | |||
陈建良、杨林(女) 傅作森、蔡增强、蒋友舜 |
委员 | |||
鱼峰 |
三 |
1990 |
郑秉武 |
常委 |
陈恩本 |
文史委副主任 | |||
袁超志、曾贤军、谢曼星 |
委员 | |||
柳南 |
三 |
1990 |
董进凯 |
常委 |
张仪(女) |
委员 | |||
柳北 |
三 |
1990 |
叶钧华 |
副主席 |
陈宝篇、杨永陵、罗智浩 |
委员 | |||
郊区 |
三 |
1990 |
黄立基 |
常委 |
郭贵生 |
委员 | |||
城中 |
四 |
1993 |
林焕新 苏秀琼(女)、陈建良 蒋友舜、傅作森、熊炳刚 |
副主席 委员 |
鱼峰 |
四 |
1993 |
郑秉武 |
常委 |
袁超志、曾贤军、谢曼星 |
委员 | |||
柳南 |
四 |
1993 |
潘小恺 |
副主席 |
卢福军、梁重坚(女) |
委员 | |||
柳北 |
四 |
1993 |
叶钧华 |
副主席 |
陈宝篇、陈国梁、罗智浩 |
委员 | |||
郊区 |
四 |
1993 |
郭贵生 |
委员 |
城中 |
五 |
1997 |
高虹(女) |
常委 |
柳北 |
五 |
1997 |
常委 | |
柳南 |
五 |
1997 |
潘小恺 |
副主席 |
鱼峰 |
五 |
1997 |
于子静 |
副主席 |
城中 |
六 |
2002 |
高虹(女) |
常委 |
苏爱莲、鲁永良 |
委员 | |||
柳北 |
六 |
2002 |
那佳、梁荻姚、陈国梁 |
委员 |
柳南 |
六 |
2002 |
邓庭宣 |
常委 |
鱼峰 |
六 |
2002 |
韦成杰 |
常委 |
李丰、梁英 |
委员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