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我们已经处在一个被各种媒介所包围的世界里,媒介对我们的工作和生活产生了相当深刻的影响。中国青少年研究中心日前公布的数据显示,“00后”拥有手机的比例达64.6%,这个数据约为“90后”的8倍。“手机控”“低头族”“刷屏族”正在向低龄人群蔓延。 

  然而,网络上充斥着大量低俗、色情、虚假甚至暴力的视频和信息,还有其他一些鱼龙混杂、真假难辨的信息,容易给青少年造成巨大的困惑和误导,再加上青少年辨别意识不强,很容易受到网络虚假信息的诱惑和影响,甚至成为有害、虚假信息的受害者。面对日益严峻、变化多端的网络安全威胁,要把网络安全教育融入学校、家庭、社会三位一体教育体系中,形成齐抓共管的教育格局,提高孩子认识和利用公共媒体的能力,让学生了解媒体的基础知识以及如何正确使用媒介。为此,我们建议:  

  1、在中小学信息技术课程上渗透增加有关网络安全意识、网络文明素养、网络守法习惯以及防护技能方面的内容。让青少年通过“媒介素养教育”,在上网前能够对网络上诸如色情、暴力犯罪、坑蒙拐骗和赌博性网游等信息的潜在危险有清醒的认识,增强防范意识,上网时远离不良信息。掌握网络安全规则,不要在网上输入输出能确定身份的信息;不要向网上发送自己的照片;不要轻率单独会见网友;遇到带有攻击性且带威胁暴力倾向的信息,应该采取不予理睬或者寻求合理帮助等自我保护和公共网络安全保护的理性行为。 

  2、教育部门要针对青少年制定完善的媒介素养教育规划,将网络安全、媒介素养教育的内容纳入全市中小学教师培训计划;编写、制作相关的网络安全教育宣传作品,把线上线下教育、家庭教育与学校教育同步结合起来,开展灵活、多样、有效的网络安全、媒介素养教育主题活动,引导培育学生理性上网行为。 

  3、学校提供条件,社会创造环境,家长也要承担起孩子网络安全教育的主要责任,配合学校老师做好孩子们的网络安全教育,在家上网除了要有包括控制上网时间在内的严格计划,还应教导孩子带着具体任务上网,把上网看作课内学习的补充和课外学习的扩展,帮助孩子形成对媒体性质和功能的正确认识、建立对信息批判的反应模式、提高对负面信息的免疫能力。 

  4、在加强青少年媒介素养教育的同时,还应该坚持不懈地推进网络信息打假和网络环境整治力度,重点整治一些低俗、色情、暴力等信息,建立健康、文明和安全的网络环境,为青少年上网扫清污秽。 

  (本文系民进柳州市委集体提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