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为一座城市的标志,蟠龙双塔稳坐在这座小山的颠峰之上,上有星辰下有灯火,它的荣耀让所有的夜色羡慕,作为一个景点的守望者,它的思绪一定像雪一样飞扬。屹立在历史的肩头,静静的阅读,一座城市的沧桑与巨变。想当年,山顶的文化名胜古迹“王氏山房”是历史上第一个推崇并宣称“柳州山川甲天下”的明代进士王启元的读书笔耕处,没料到他百年之后有人在他的笔耕处比邻建有风水塔一座,谓之“东塔”。在那地理堪舆大行其道的年月,它是作为一种玄机深藏的“宝塔”形象而存在的,不过因其占得四时的山水风光,很是壮观。可惜上个世纪30年代,就为一个军事防卫的目的而拆除了。后来在原塔基上重建一塔,取名“文光塔”。我们柳州人想得周全,蟠龙山踞崇临渊,气势庞然,仅此一塔,不足以牵山引水而汇灵聚秀,也易给人造成视觉上的收束和单调,于是同时又在临江枝峰上新建一塔,谓之“蟠龙塔”,虽然也为六角六面的七层重檐形制,但是塔身耸得更高,并与文光塔站成犄角对峙之势。就这样,蟠龙双塔犹似嵌入山光水色中的“双璧”,十分耀目地进入了人们的观赏视野。我想恐怕也正是因为民间人士修建的原因,蟠龙山形成了上古、民俗和宗教文化共处的局面,香火自然鼎盛。
白日里,它们薄天擎云,抚霞挽虹,为形若游龙的山势平添几分神采与灵动;入夜时,从柳江大桥朝东远望,双塔彩灯闪烁、交相辉映;江中塔影倒立, 熠熠生辉,与文惠大桥组成一幅五彩斑斓的夜景美图,双塔又好似大地伸出的两指,高高耸起,百年来不知疲倦地沉思着,掐算着。百里柳江与双塔遥相呼应,新旧辉映,一起见证柳州历史的变迁。
站在山顶,我思索着,一片夜色,一座小山,两座双塔,一生期待,这是你所有的财富。在风中老去的万物万景,这一生他们失去了什么。在风中班驳了的你啊,这一生获得了什么?
一座古塔流动着对一方水土永远不老的眷恋,蟠龙双塔,正以古典的形式释放着现代人文的意蕴,它已深深融入到柳州的山光水色之中,正悄悄地张扬着一种人文自然的独特气韵,有了这样的气韵流贯,谁还会怀疑这方地域的人文历史底蕴失之浅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