周健老师1982年毕业于广西师范大学化学系、获理学学士学位,他以很高的教师个人综合素质、精湛的学科专业知识及全新的教育教学理念敬业精神,在教学上赢得了丰硕的收获:1984年获得柳州市首届青年教师汇报课一等奖;1991年获省首届广西优质课比赛化学科全区一等奖;上世纪九十年代获柳州市“青年教师明星”和“十佳青年教师”称号。2001年9月获柳州市“教坛明星”称号,2002年5月获柳州市“第三届教学研究成果”一等奖。在全国高中化学竞赛中,他指导的学生获全区决赛第一名,并在全国学生培训工作中成绩优异(学生谭海峰获全国银牌)获中国化学会表彰,荣获全国化学科“优秀辅导教师”称号。笔者第一次采访报道了他的先进事迹。
2005年9月周健获第九批柳州市“科技拔尖人才”,2006年9月荣获“广西壮族自治区特级教师”称号,2007年6月入选首批“柳州市新世纪个十百人才工程”名单,并当选为民进柳州市委副主委,柳州市政协常委,第十一届全国人大代表。笔者第二次采访报道了他。
这一次是第三次采访周健。2008年3月5日至18日,他作为教育界的少数民族代表,带着柳州人民的嘱托,出席了举世瞩目的第十一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让他谈一谈这次亲历全国人大会的所见所闻和最大的感受和他今后的打算。
亲历最高级别的大会
周健见到笔者便知道了来意,然后打开他的电脑说,他的资料大部分存放在电脑中,在电脑中,除了看见周健在第十一届全国人大会议会场留影及他和柳州市委书记陈刚、十一届全国人大常委会副委员长、民进中央主席严隽琪在民进“两会”座谈会上合影外,还看到他在开会期间写的很多花絮。在花絮中笔者知道在全国2987名代表中,广西代表团89名代表有少数民族代表53人,约占60%,是全国代表团中少数民族代表最多的团队。他们代表着5000万广西各族人民,其中壮族41名、瑶族4名、苗族2名,回、京、土家、仫佬、侗、毛南族各1名,还有46名代表来自汉族。柳州代表共6名,其中少数民族代表4名,在广西各市代表中最多。然后周健老师说,我能出席这次全国人大会议,首先非常感谢柳州人民对我的信任和支持!这是我终生最难忘的大事!当我怀着万分激动的心情与广西88名代表身着艳丽的民族服装出现在开幕式时,立即成为老记们“长枪短炮”的焦点,加之泛北部湾经济开发区规划在国家刚获批准,广西代表团成了媒体聚焦的明星阵容。这是一个具有深远历史意义、令人振奋的盛会,代表们以饱满的政治热情、高度的政治责任感和历史使命感,认真履行宪法和法律赋予的神圣职责,充分行使民主权利,共商国是,共谋发展、共促和谐、积极反映社情民意,提出大量意见和建议,内容涉及政治、经济、科技、教育、卫生、文化、体育、环保、住房、社保、新农村建设等群众关心的热点问题,保障和改善民生成为这次会议最大的亮点和热议的焦点。
温家宝总理在政府工作报告中说,过去五年,是改革开放的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取得重大进展、社会生产力和综合国力显著增强、社会事业全面发展和人民得到更多实惠、国际地位和影响不断提高的五年。我真正体会到政府对民生问题的重视程度,这些年来政府花了很大气力用尽心血来为老百姓服务、解决与老百姓息息相关的各种问题,真正为老百姓办实事,想办法让老百姓享受改革开放30年的成果,体现了政府以为人为本、立党为公、执政为民的理念。
推进教育改革创新
周健老师接着讲,教育是民族振兴的基石,没有教育的发展就没有人口素质的提高,就无法促进经济等各行业的发展。无论是十七大报告还是这次温总理的政府工作报告,都把教育放在优先发展的位置。去年,我国全面实现了农村免费义务教育,这是中国教育发展史上的重要里程碑,真正体现了人民教育政府办的政府行为。温总理政府工作报告中提出了2008年教育的主要任务:一是在全国城乡普遍实行免费义务教育;二是大力发展职业教育;三是提高高等教育质量。要办好各级各类教育,必须抓好三项工作:一要全面实施素质教育,推行教育改革创新。深化教学内容和方式、考试和招生制度、质量评价制度等改革,切实减轻中小学生课业负担;二要加强教师队伍特别是农村教师队伍建设,完善和落实教师工资津贴补贴制度;三要加大教育事业投入。温总理强调,没有全民教育的普及和提高,便没有国家现代化的未来。要让孩子们上好学,办好人民满意的教育,提高全民族的素质。
作为人民代表,作为一名教育工作者,宣传家乡的建设,关注家乡的发展,为柳州市的教育事业贡献自己的力量,是我义不容辞的责任,同时也倍感任重而道远。我市要实现“两个率先”、打造“四个名城”和建设富裕文明和谐新柳州的奋斗目标,与实现政府工作报告中提出的总体要求是一致的。柳州市的教育要得到全面、均衡、优质和可持续性的发展,切实办好老百姓满意的高质量教育,我认为还必须切实解决以下几个问题:一是城乡教育发展要均衡;二是教育投入的力度与教育事业发展的速度要相适应;三是教育体制改革亟需深化;四是办学特色要更鲜明;五是职教攻坚推进有待加速;六是大多数学校的规范管理、办学水平和教学能力有待提高。还应该从根本上去思考教育的根本属性是什么?教育的最终目标是什么?教育的定位应该从“选拔人”回归到“培养人”上来,要给基础教育“松绑”,培养学生具有良好的思想道德品质和综合创新素质,要让学生真正喜欢学习、喜欢学校。目前在我市六县,农村优秀教师资源还很缺乏,教育教学整体水平不高,应在合理规划的基础上落实提高农村教师待遇,让扎根山村的“灵魂工程师”不再为温饱安居烦恼,让边远山区和少数民族地区的孩子上好学,让尊师重教成为当地官员和民众的道德首选,这样才能真正留住好老师,才能真正吸引优秀教师投身服务农村的基层教育,而不是大量的优秀教师拼命挤向城市,导致优秀教师资源出现“超员与短缺”两极分化现象。
从这五年教育成果看我们的政府,我深深体会到这是一个亲民的、负责的、务实的、高瞻远瞩的政府,从国策战略到民生问题都体现了“执政为民”的理念,努力实现教育的公平性,实现全民教育和终身教育,显示了一个教育大国的风范;始终把教育放在民生的第一位,优先发展教育;把教育看作是“民族振兴的基石”,把我国建设成“人力资源强国”,让所有人“学有所教”,这是建设和谐社会的需要,也是落实科学发展观的需要。
亲历这样的大会,有机会商议国事、感到很自豪很神圣,同时也感到责任感和使命感更重了。能近距离看到国家领导和各级政府领导及各阶层代表,感受到了主席、总理等国家领导人是那样的和蔼与亲切,平凡与伟大、深切感受到中国大家庭五十六个民族的兄弟姐妹聚在一起认真行使国家权力的热烈场面。在选举新一届国家领导人时,每一位代表都很珍惜自己神圣的一票。走向投票箱,大家的神情都是激动与庄重的,很多代表都拍下了这一瞬间以珍藏。
精彩的花絮
周健说,会议期间他每天都记录下他自己的感想,每天都有让他感动的事情。大会召开的前一天晚上,柳州市委书记陈刚就召集柳州籍的6名代表在他的房间开小会,为家乡的发展建设共议提案和建议,共向大会提交议案建议四项。令人感动的是这次大会对代表的议案建议非常重视,答复快速,广西花红药业有限责任公司董事长韦飞燕在小组讨论绘声绘色上提的建议,在大会结束前有关部门就进行了批复,体现了高效率的行政效能。
3月7日上午,中央政治局常委李克强在人民大会堂广西厅参加广西代表团政府工作的讨论。市委书记陈刚向李克强常委介绍了柳州工业在广西的地位和贡献,强调了工业重镇柳州在广西北部湾经济开发的重要性和作用,并就柳州如何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在广西新的形势下如何又快又好的自主发展提出了许多新举措、新思路。李克强常委不时与陈刚就具体操作进行磋商,并把大家的发言认真地记下,令柳州籍代表倍受鼓舞和倍感自豪。
有两个场面让周健难以忘怀,一是在温家宝总理的政府工作报告中,历时两小时二十多分钟,报告被代表们四十三次的掌声打断;二是胡锦涛主席在闭幕式上的讲话,虽然只有七分钟的时间,但代表们报以十一次雷鸣般的掌声,特别是告诫新一届国家机构工作人员在履职中,要“干干净净为国家和人民工作”时,掌声长达两分多钟之久。这些发自代表们内心的掌声,特别是告戒新一届国家机构工作人员在履职中,要“干干净净为国家和人民工作”时,掌声长达两分多钟之久。这些发自代表们内心的掌声,充分体现了代表们对国家事务的高度关注,体现了对国家领导人和政府工作的尊重与肯定。体现了人民与国家领导人的血脉关系,也体现了代表们对新一届政府寄予的厚望。
还有一件让他最高兴的事,3月13日是大会休息日,下午安排代表们参观奥运场馆“水立方”和“鸟巢”。走进“水立方”,如同走进一个满是泡沫、晶莹剔透的水晶宫殿。良好的采光、合理的设置、宏大的场面让人精神振奋。“鸟巢”外观看酷似一只硕大无比的鸟巢,看似杂乱无序,但设计理念新颖,结构造型特殊。这个2008年奥运会的主会场,如今已成为北京的新地标,它看起来就像是一件精妙绝伦的工艺品,充分体现了中国人民非凡的自主创新能力和想象力。
这次大会开得非常成功,是一次与时俱进、民主团结、求实鼓劲的大会。相信新一届政府在以胡锦涛总书记的党中央领导下,团结全国各族人民,一定能够夺取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新胜利,一定在开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新局面中有新的更大突破和成果。
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周健老师一直坚持把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减轻学生学习负担当作教学的第一要务。在教学中他发现,学生学习效果不好的根本原因是对所学学科缺乏兴趣。由于对所从事的学习过程没有兴趣,就缺乏学习的原动力,这样的学习总是处于一种被动状态,不是自己心甘情愿去学,而是学校老师、家长、社会“要我学习”。这种被动的学就影响了其学习的主动性,激发不出其潜在的学习能力,导致学习过程的压抑、抵触甚至厌恶。周健老师怎样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在他荣获教学研究一等奖《兴趣是最好的老师》的论文中,他认为:应该用教师自身的高素质去影响、吸引学生,使学生产生一种对你这个教师的敬佩和崇拜心理,好象一些学生的“追星”一样,当老师以自身的优势,自身的人格魅力展现在学生面前时,就会深深的影响学生,使学生对你兴趣大增,对你的兴趣就会潜移到对你教学科学习的兴趣,学生就会由被动的学潜移默化成主动的学,学生的学习观念就会改变,从“要我学”变为“我要学”。
全新的教学理念
周健老师是位教学能手,十多年来上新课从不需要带教案及课本上讲台。高中的全部化学课程,无论是哪一节课的内容,只需给他三分钟时间准备,他便能走上讲台完成这堂课,并能按照教学要求把这堂课上好。课本上的内容、图形、数据等,甚至出现在哪一页、哪一行都能凭记忆在课前掌握并在课堂上运用自如。
2006年,在市教科所安排的全市化学教师研讨课上,周健老师的课改探究课,以全新的教法形式,全新的教学理念,使全体的学生参与探究,极大的激发学生学习化学的热情和兴趣,充分的体现了新课改精神,给参加研讨会的师生以强烈的震撼。
周健老师具备有作为教师很高的个人综合素质。在大学时代,他的美术、书法、篆刻、绘画、体育、文艺表演等多方面的特长就得到积淀和体现。书法篆刻还获得过一等奖,十佳运动员、最佳表演奖,绘画作品也在师大公开展出,这些艺术特长衬托出他的个人魅力,深深吸引着每位学生。
他认为,教师的首要任务就是要把你所教的学科课要上好,这才会使学生从你的课中了解你、敬佩你、喜欢你,他所备的课设计独特、新颖、艺术性特强,悬念多,设置问题多,他讲的课深入浅出、通俗易懂。同时注意与学生进行情感交流,注意学生的参与、鼓励学生参与课堂教学,激发学生强烈的求知欲望。使学生对他所上的化学课有种探究精神,从而激发学生强烈、主动的学习热情。他还注意鼓励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注意学生学习方法和学习习惯的培养。他的学生何佳佳说:“周老师以自己独特的教风和幽默的言行征服了班上所有的同学。他讲课不但语言精练、准确、严谨、科学性极强,而且诙谐、风趣,有极强的可听性。课堂气氛显得非常活跃,听他的课永远不会感到腻。我们班学习化学的气氛很浓,连续几年考试都获得全年级第一。”
早在八十年代末,周健老师就积极参与教育教学改革,与学校立项进行“不布置课外作业、改革批改作业方式‘的课题研究。作业当堂完成,课内完成,不硬性布置作业,靠学生自己完成,学习效果靠测验、考试来检查,在学习上从不压学生,不加重学生负担,不管在课业上还是心理上让学生都感到轻松,教学质量在每堂40分钟的课内体现。他很懂得尊重学生、尊重学生的人格,从不训斥学生,对学生有耐心,鼓励学生质疑、鼓励学生个性发展,因此,他也受到学生的尊重和欢迎。他的兴趣爱好比较广泛,他认为:作为一个教师具有良好的品质和丰富的文化修养对学生一生的正面影响是很大的。一个人的知识越丰富,他就越能出色的完成工作。他把特长融入到教育教学中,如他用书法的功底去板书,整洁美观,给学生的不仅仅是知识更是一种美的熏陶,在画实验操作图时,把图形画得栩栩如生,这样更方便学生理解。在这些潜移默化中,学生也会自觉养成认真的态度,这种效应比任何空洞的说教更有效。这样呈现给学生的,才是一个真正意义上的教师形象。
他的学生谭海峰在2002年参加全国高中化学竞赛决赛中获银牌(全国二等奖),为柳州市多年类各学科奥赛最好的成绩,同年5月谭海峰获免试录取中山大学,并获人民币四万之奖学金。他也再次受中国化学学会表彰,成为当时柳州市唯一获此殊荣的化学教师。由于业务工作成绩突出被柳州市委、市政府授予“优秀教师”、“十佳青年教师”、“教坛明星”等称号,他是柳州市第九批“科技拔尖人才”,2006年9月荣获“广西壮族自治区特级教师”荣誉称号,现任民进柳州市委副主委、柳州市政协常委、柳州二中副校长、第十一届全国人大代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