唐柳平,1988年毕业于华西医科大学,现为儿科主任、副主任医师,广西医科大学临床兼职副教授,柳州市第十届政协委员、从事儿科临床工作二十二年,对小儿泌尿系统疾病和新生儿疾病的诊治有独到的专长,被评选为柳州市第五批优秀青年科技人才,先后主持参加《心理行为疗法联合中药治疗儿童原发性遗尿症的临床研究》等五项科研工作,在区内外医学刊物发表学术论文二十余篇。
二十二年的儿科从医,二十二年的幼儿情怀,二十二年在她看来还只是人生新起点,事业新征程,因为这里有爱,因为这里有她不舍的情怀。
在爱的阳光下,有她穿过四季的足迹,每一行,都是一个让人感动的故事。这个行者,就是民进柳州市第十届委员会常委、市工人医院儿科主任唐柳平。
播撒爱的阳光
由于患儿不能准确陈述病情,只能通过哭闹来表达,儿科在我国古代又称“哑科”。“金眼科、银外科,哭哭啼啼小儿科;孩子闹、大人躁、就诊环境乱糟糟”是全国各大医院儿科的真实写照。
1988年,华西医科大学毕业的唐柳平毕业分配到工人医院儿科时,可是不情不愿的。对立志要当一名外科医生的她,组织上的分配犹如一盆冷水泼在她的身上。
工作的第一年,她就患上了严重的神经衰弱症,每当听到患儿哭哭闹闹,她就吃不香,睡不着。然而,当看到一个个患儿病愈出院,当患者家人一口一声地“唐医生”称谓和一遍遍地“感谢您”,初出茅庐的成就感和对这项工作的好感油然而生,神经衰弱的毛病也自然而然地消失了。
每天太阳还没有升起,一大早唐柳平就组织科室人员进行交班、查房、出专家门诊、会诊等,晚上还经常带领医护人员抢救危重患儿。从儿科门诊走到住院部病房,一天来来回回,当然这条路她已走了20多年,从青春花季直到青丝渐白,从一名普通医生成长为儿科主任,她始终无怨无悔!
她只有一个心愿,就是要将自己的所学知识运用于临床,切实为广大患儿解除病痛。
随着医术的不断提高,来自医学理论的深入钻研和实践经验的不断积累,工医儿科也在唐柳平的带领下,不断成长壮大:现有医护人员40余名,其中副高以上职称有8名,包括有普儿及新生儿2个病区,医疗设备完善;有呼吸机、监护仪、降温床、输液泵、蓝光床等设备,还有经皮测胆红素仪、微量血糖测定仪、血压监护仪和氧浓度测量仪等;开展呼吸机抢救及治疗危重新生儿;采用外周动静脉同步换血治疗新生儿高胆红素血症;使用肺表面活性物质防治新生儿肺透明膜病、心理行为联合中药治疗小儿遗尿症以及吸入疗法和脱敏疗法治疗哮喘等。
爱心奏响生命乐章
新生儿疾病的诊治,是一门专业性很强的学科。无论在生理上还是在病理上,新生儿都有其自身的特点。新生儿危重疾病往往是病情突发,变化快,常常涉及多系统、多器官,并且疾病将直接影响到小孩今后生长发育和身心健康。唐柳平作为儿科主任,积累了丰富的新生儿危重病抢救经验。
2009年的一个夜晚,一名刚刚刚出生的小早产儿,出生后出现心跳呼吸骤停,唐柳平在产房实施紧急抢救,并用了肺表面活性物,转入儿科后胸片检查发现该患儿为“白肺”,又有颅内出血的迹象,为了抢救患儿生命,果断采用呼吸机等综合治疗方法,为了不错过每个细小的病情变化,以便随时调整救治方案,获得最佳治疗时机。唐柳平一直在床旁守护病人,经过1天的抢救治疗,孩子奇迹般地存活了下来,出院后又进行早期干预防止脑瘫发生,现在一岁九个月的他,聪明灵俐,活泼可爱,没有一点后遗症,可以说是创造了一个生命奇迹。
多年来,唐柳平怀着对生命的这份珍视和对专业的一腔热情,凭借严谨的态度和精湛的医术,使众多危重儿童患者转危为安,创造了一个个生命的奇迹。
托起明天的太阳
唐柳平坦言:“每一次成功的抢救,挽救回一条生命,自己心里也充满无比的喜悦和欣慰。”她是这样说的,也是这样付诸于行动的,每次抢救都力求完美。不久前,在她的亲自组织和参与下,又成功抢救了一名肺出血的新生儿。
2010年10月,有一名新生儿,由于还在母体时,因妈妈发烧受到感染,发展为多脏器衰竭的重症患儿,医生多次宣告病危。他从市内另一家医院转到工医儿科时,病情十分严重,心率失常、坏死性小肠结肠炎、肺出血、休克,时间就是生命,唐柳平沉着冷静地下达一条一条抢救医嘱,经过唐柳平和儿科医务人员的积极抢救,患儿获得了新生。看着孩子熟睡的脸庞,在场的人们无不松了一口气。而唐柳平仍然没有休息,眼,时时盯着孩子的呼吸;心,刻刻随着孩子的心跳,就这样,静静守候,迎来黎明的第一束阳光。
每当托起一个个濒危的“朝阳”, 唐柳平心里都甘之如饴,这是平凡工作带给她的不竭动力和巨大幸福。
让爱托起明天的太阳,此时此刻,唐柳平心里觉得无比温暖。
悠悠医者心 浓浓民进情
唐柳平2004年加入民进,作为民进会员,政协委员,她时刻牢记参政党的神圣职责和使命,积极参政议政、建言献策。她善于将党派参政议政的职责与本职工作有机结合,把关注我市医疗卫生事业的发展作为自己提案工作的重中之重。针对我市市民重医轻防,慢性病的发病率和复发率没有得到根本改变的这一情况,在2010年政协全会上,她提交了《关于我市开展“治未病”健康工程的建议》的提案,呼吁在我市开展“治未病”工程,对疾病“未雨绸缪,防患未然”,把疾病消灭在萌芽状态,有利于提升市民健康状态,真正做到以人为本。同时,唐柳平还心系民生,关注社会热点难点问题,积极为百姓呼吁,先后提交了《关于缓解我市交通拥堵的几点建议》等提案,为柳州市城市发展建言献策。
唐柳平不仅积极躬行、参政议政,还充分发挥自己的优势与专长,尽心尽职,充分发挥了医卫界成员服务社会的作用。在繁重的工作、研究事务之中,不计得失、无私奉献,热心参与民进会务工作,并将本职专业优势融入到会务工作中,转化为会务工作成果:她多次参加民进市委会组织的送医送药等社会服务活动,免费为村民检查身体,接受村民义诊咨询近300人次;她还积极组织举办“妇女健康知识”专题讲座,通过向妇女会员讲授妇女健康相关知识,有效提升了女性自我保健意识,有助于改善女会员的健康状况,展现更加良好的民进女会员形象;每次会内有活动,总会看到唐主任不管走到哪都提着一个笨重的医用急救箱,问她累不累,她说:“说不累是假的,我虽然每次都带着它,但每次都不希望用到它,只是带着它就等于带着大家的平安呀!”
“多深入社会、深入实践、深入群众,把履行一名民进会员的职责与医务工作有机结合起来,真正做到我为社会争贡献,我为民进添光彩”。她热心公益事业,关心会务的一腔热情深深的感染着每位会员,得到了广大民进会员的真心认可。2010年9月18日,民进柳州市医卫支部正式成立,唐柳平当选为支部主任,同年12月,当选为民进柳州市第十届委员会常委,分管社会服务工作,更多的社会职务拓宽了她的视野和思维,她充分整合会内的资源,充分发挥医卫、柳职院等支部的人才优势,利用业余时间,带领大家下乡义诊,开展送医送药等社会服务活动。虽然很辛苦,爽朗的她笑着说“我是累并快乐着!
“选择了白大衣就是选择了责任、选择了风险,更是选择了奉献”,行医二十载,唐柳平是这么说的也是这么做的,这是一个民进人的医者仁心,更是一位医者的民进情怀!